石家庄雅信博文翻译公司_翻译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翻译园地

涂料术语中英对照(收藏版)

时间:2020-3-11 15:46:21 作者:雅信博文翻译


第一节:成膜物质(Film-forming materials
一、基本名词(Basic term
(1)
涂料(Coating) 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导电、示温、隐身等)的固态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之总称。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故有油漆之称。现合成树脂已大部或全部取代了植物油,故称为涂料
(2)
有机涂料(Organic coating) 主要成膜物质由有机物组成的涂料。
(3)
无机涂料(Inorganic coating) 主要成膜物质由无机物组成的涂料。
(4)
转化型涂料(或转变型涂料)(Convertible coating or transform coating) 涂料中成膜物质在成膜过程中,组成结构发生变化,即成膜物质形成与其原来组成结构完全不相同的涂膜.这类涂料称为转化型涂料。
(5)
非转化型涂料(nonconvertible coating or intransform coating) 涂料中成膜物质在成膜过程中组成结构不发生变化,即成膜物质以原状存在于徐膜中,在涂膜中可以检查出成膜物质的原有结构,这类涂料称为非转化型涂料。
(6)
溶剂型涂料(Solvent based coating) 完全以有机物为溶剂的涂料。
(7)
水性涂料(Water based coating or water based paint)完全或主要以水为介质的涂料。
(8)
水溶性涂料(Water soluble coating or paint)以水溶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
(9)
水可稀释性涂料(Water-thinned coating or water reducible coating)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以微粒很细的、高聚物聚集体在水中的胶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
(10)
水乳胶涂料;乳胶漆[Latex coatingpaint]的合成树脂水乳胶为主要成膜物质制得的涂料。
(11)
水溶胶涂料(Sol coating) 以水溶胶(粒子的大小在0.1~0.01μm 的高分子分散液)作为成膜物质的一类涂料。由于颗粒小于可见光波长,故呈透明状,但非真溶液。
(12)
水乳化涂料(Water emulsified coating) 树脂在乳化剂作用下加水乳化制得的涂料。
(13)
粉末涂料(Powder coating) 不含溶剂的粉末状涂料。
(14)
高固体分涂料(High solids coating) 含挥发分极低的涂料。调制到可施工粘度时固体分含量(体积计)可高达55%以上。
(15)
()组分涂料;双()包装涂料(Two-component coatingtwo-pack coating)()种组分分别包装,使用前必须按规定比例调和的涂料。
(16)
非水分散型涂料(non-aqaeeus dispersion coating) 使用分散于脂肪烃中的非水分散聚合物为成膜物质的一种液体涂料。
(17)
无溶剂涂料(solventless coating active solvent coating non-solvent coating)不含可挥发的溶剂的涂料,或称100%固体分涂料。
(18)
气溶胶涂料(Aerosol coating)又称罐喷涂料。利用漆罐中气溶胶而喷涂的涂料。
(19)
辐射固化涂料(Radiation curable coating)利用辐射能固化成膜的涂料主要包括紫外线固化涂料、电子束固化涂料。
(20)
紫外线固化涂料(UV light curable coating)采用0.30.4μm 波长的紫外线引发聚合反应固化成膜的涂料。
(21)
电子束固化涂料(Electron beam curable coating)利用电子束照射而固化成膜的涂料。
(22)
塑性溶胶(Plastisol) 主要成膜物质分散于增塑剂中的一类涂料,通常指溶胶级聚氯乙烯树脂分散在增塑剂中制成的涂料。
(23)
有机溶胶(Organosol) 主要成膜物质分散于溶剂中的一类涂料。通常指溶胶级聚氯乙烯树脂分散在增塑剂及有机溶剂中制成的涂料。
(24)
气体固化涂料(Vapour curable coating) 用催化剂的蒸气交联固化的聚氨酯涂料。括气体渗透固化和气体喷射固化。
 
二、组成名词(Composition term
(1)
高分子化合物(Polymermacromolecular component) 又称高聚物、聚合物,大分子化古物。分子量高达几千到几百万。绝大多数是由许多同样结构单元重复组成,但多系分子量不同的同系混合物。
(2)
高分子溶液(Polymer solution)指分散相高聚物与分散介质具有强亲合力的亲液溶胶。
(3)
高分子分散()(Polymer dispersion)高聚物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体。
(4)
不挥发物(Non-volatile matter) 液体涂料中,在规定条件下.不能挥发而留存于体系中的物质,或称固体分(solid content)
(5)
挥发物(Volatile matter) 在规定条件下,挥发所失去的物质。__
(6)
漆料(Mediumvehide) 一般指液体色漆中的液相部分。
(7)
漆基;基料(Bincler) 漆料中的不挥发组分,它能形成涂膜并粘结颜料。
(8)
成膜物()(Film formerfilm forming material) 漆基中能单独形成有一定强度的连续涂膜的物质。
(9)
树脂(resin) 一类固态、半固态或假固态、分子量不定的聚合物。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聚合物。通常有软化或熔融的温度范围,软化时,在应力作用下有流动的倾向。
(10)
天然树脂(Natural resin ) 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的树脂。
(11)
合成树脂(Synthetic resin) 由简单化合物(其本身没有树脂的特性)通过化学反应(如加聚或缩聚等)制得的树脂。
(12)
改性树脂(Modified resin) 通过化学反应使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的化学结构发生部分改变的树脂。
(13)
颜料(Pigment) 通常是粉状、不溶于介质的有色物质,由于它有光学、保护、装饰等性能而用于涂料。
(14)
溶剂;真溶剂(Solvent) 在通常干燥条件下,可挥发的、并能完全溶解漆基的单组分或多组分的液体。
(15)
助剂(Additive) 也称为涂料的辅助材料组分,对涂料或涂膜的某一特定方面起改进作用的物质。它不能单独形成涂膜,但在涂料成膜后能作为组分存在于涂膜中。
(16)
颜料体积浓度(PVC)(Pigment volume concentration) 色漆中颜料、体质颜料及其他固体粒子的体积与不挥发物的总体积之比值,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17)
临界颜料体积浓度(CPVC)(Critical pigment volume concentration)理论上漆基中互相接触的固体粒子(主要是颜料及体质颜料)之间空隙时的颜料体积浓度的特定值,超过或未达到此值时,某些性能将会明显地改变。
(18)
颜基比(Pigmentbinder vatio) 色漆中颜料(包括体质颜料)与漆基的体积(或质量)之比值。
(19)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Organic volatile component) 涂料中所含的可挥发的有机化合物的含量。
表面的色漆。
 
第二节 涂膜(Film paint film)
一.基本名词(Basic term
(1)
涂膜;漆膜(Film paint film) 涂于底材上的道或多返涂层所形成的连续的膜。
(2)
涂层(Coat) 经一次施涂所得到的连续的膜。
(3)
隔离涂层;封闭涂层(Barrier-coatsealer) 用于隔离上层涂料和下层表面之间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的涂层。
(4)
底涂层(Priming coat) 在底材上涂底漆所形成的徐层。
(5)
中间涂层(Intermediate coat) 介于底涂层与面涂层之间的涂层。
(6)
面涂层(Finishing coattop coat)涂料配套体系的最后一道涂层。
(7)
湿膜(Film) 液态涂料施工到被涂物件表固后形成的可流动的液态薄层。
(8)
高级装饰性涂层 具有极佳的涂层外观,依据被涂物件的要求具备最好的装饰效果,涂膜表面无肉眼能见的缺陷。这种涂层由底漆、中间涂层和多道面漆的涂膜组成;
(9)
罩面涂层(finishing coat)81eM c ) 在高级装饰性涂层的最后一道面漆上罩以清漆的涂层o
(10)
清漆配套体系(Varnish system) 预涂或已涂于底材上的整套清漆涂层。通常由着色、封闭漆、打磨漆、罩面清漆组成,能显现出底材的花纹效果。
(11)
色漆配套体系(Paint system) 欲涂或已涂于底材上的整套色漆涂层。
(12)
保护装饰件涂层(Protective decoration coat)要求具有装饰性偏重保护性的涂层
(13)
一般性保护涂层(Common protective coat 主要偏重保护性对装饰性无要求或要求较低的涂层。
(14)
特种保护性涂层(Special protective coat) 对物件起特种保护作用(如绝缘、耐酸、耐碱、耐油)的涂层。
 
二.品种名词(Category term)
(1)
清漆(Varnish)不含着色物质的一类涂料。涂于底材时能形成特殊性能的透明漆膜(不再使用的术语:凡立水)
(2)
透明()(Colored varnish) 含有着色物质的透明的涂料。它是在清漆中加人醇溶性、油溶性染料或少量有机着色颜料调制而成的。
(3)
色漆(paint) 含有颜料的一类涂料。涂于底材时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其他特殊功能的不透明的漆膜。
(4)
厚漆(Paste paint) 颜料分很高的浆状的色漆。使用前添加适量的清油或清漆调稀。(不再使用的术语:铅油。)
(5)
调合漆(Ready mixed paint) 一般指不需调配即能使用的色漆。以油脂为单一成膜物制成的调合漆称为油性调合漆;以油脂为主,加入少量的松香脂、酚醛树脂等制成的调合漆,称为磁性调合漆。(不再使用的术话:调和漆)
(6)
磁漆;瓷漆(Enamel)施涂后。所形成的漆膜坚硬、平整光滑,外观通常类似于搪瓷的色漆;其漆膜的光泽可变化于有无之间。
(7)
腻子(Puttyfiller) 用于消除涂漆前较小表面缺陷的厚浆状涂料。
(8)
底漆(Primer) 多层涂装时,直接涂到底材上的涂料。
(9)
二道底漆;二道浆(Surfacer; inter coatings)) 多层涂装时,介于底漆和面漆之间
表面的色漆。
(10)
面漆(Finishtop coating) 多层涂装时,涂于最上层的清漆或色漆。
 
三.成膜(Film-forming)
(1)
成膜(Film-forming) 涂料施工在被涂物件表面和使其形成固态连续涂膜的过程。
(2)
物理方式成膜(Physical film-forming) 非转化型成膜物质组成涂料的成膜方式。包括溶剂或分散介质的挥发成膜和聚合物粒子聚结成膜。
(3)
化学方式成膜(Chemical film-forming) 由转化现成膜物质组成的涂料,依靠化学方式成膜。成膜物质在施工为薄膜状态下,聚合成为高聚物的涂膜。
(4)
挥发成膜(Film-forming by volatile) 液态涂料涂在被涂物件上形成湿膜,其中所含的溶剂或介质挥发到大气中,涂膜粘度逐步加大至一定程度而形成固态涂膜。
(5)
聚合物粒子聚结成膜(Film-forming by congregation of polymer particles) 涂料成膜物质中的高聚物粒子,在定条件下互相聚结而成为连续的固态涂膜
(6)
连锁聚合反应成膜(Film-forming by chain polymerization)
氧化聚合成膜(Film-forming by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天然油脂或含有油脂组分的涂料于空气中依靠所含不饱和键在催干剂作用下通过氧化聚合,形成网状大分子结构的涂层。
引发剂引发聚合成膜(Film-forming by initiate of initiator) 成膜物中的不饱和基团,受引发剂生成的自由基的作用.产生链式反应而形成大分子的涂层。
能量引发聚合成膜(Film-forming by initiate of ernergy) 一些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或聚合物为成膜物质的涂料,可以通过能量引发聚合反应而形成涂膜。以紫外光引发成膜的涂料通称光固化涂料;利用电子辐射成膜的涂料通称电子束
固化涂料。
(7)
逐步聚合反应成膜(Film-forming by step polymerization)
缩聚反应成膜(Film-forming by condensation) 以含有可发生缩聚反应的官能团的成膜物组成的涂料,按照缩聚反应机理成膜。在成膜时有小分子化合物从膜中逸出
氢转移聚合反应成膜(Film-forming by hydrogen transfer) 含有氢转移聚合反应的宫能团的成膜物组成的涂料(如氨基、酰胺基、羟甲基、环氧基、异氰酸基),按氢转移聚合反应形成涂膜。在成膜过程中没有小分子化合物生成。
(8)
固化 (Cuing) 用加热或化学方法使涂层发生缩合或聚合的过程。
(9)
干燥(Drying) 液态漆膜转变成固态漆膜的整个过程。
(10)
()() ()气干()(air drying) 在常温空气中涂层自然干燥的过程。
(11)
()()(Bakingstoving)) 用加热方法使涂层干燥的过程。
 
第三节:应用工艺(Apply technics)
(1)
底材;基底(Substrate) 涂有色漆(或清漆)涂层或要涂色膝(或清漆)的各种材料,主要指其表面。.
(2)
底材表面处理(Substrate surface treatment) 在涂漆前对被涂物表面进行的一切准备工作。
(3)
除油,脱脂(Degrease) 去除金属工件表面的油污的工艺过程。
(4)
除锈(Rust remove) 去除钢铁表面锈垢的工艺过程。
(5)
除旧漆(Old film remoce) 清除基材上旧涂膜的工艺过程。
(6)
磷化(Posphating bondereizing) 用钻、锰、锌、铬正磷酸盐溶液处理金属制品使其表面生成一层不溶性磷酸盐保护膜的工艺过程。
(7)
钝化(Pssivation)采用化学方法使金属基材表面产生一层结构致密的钝性薄膜,防止金属清洗后的氧化腐蚀,并增加表面的涂装活性,提高金属与涂层间的附着力。与磷化处理配套使用。
(8)
打磨(Abrasion sanding)利用利用摩擦作用对基材进行处理的过程。分手工操作和机械工操作。
(9)
涂饰;涂布;涂装;涂料施工(Coating painting)使涂料在被涂物表面形成所需涂层的过程。。
(10)
涂装环境(Coating circumstance) 涂装过程中,涂装场所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照度、通风、防尘、安全卫生等。
(11)
涂装三要素 指直接影响涂层质量的三个要素,即涂料、涂装技术和涂装管理。
(12)
刷涂(Brush coating) 以手工用毛刷将涂料均匀涂布在物体表面的涂装方法。
(13)
擦涂(Wipe coating) 利用棉花、棉纱等做成球浸漆后进行手工涂饰的施工方法。
(14)
辊筒刷涂,辊刷涂(Roller coating 以手工用辊刷将涂料均匀地涂布在物面上的施工方法。
(15)
刮涂(Knife coating ) 使用金属或非金属刮刀对粘稠涂料进行厚膜涂装的涂料施工方法。
(16)
丝网涂漆(Silk screen coating 将已刻成图案或文字的丝网作底板,在上面涂刮涂料的涂装方法。
(17)
气雾罐喷涂(Aerosol coating)将涂料装在含有气雾剂(如三氯氟甲烷或二氯二氟甲烷的液化气)的金属罐中,施工时掀按钮后漆液随液化气的气化变成雾状从罐中喷出。
(18)
空气喷涂(Air sparying)经过喷枪喷在被涂物表面上涂料施工方法。
(19)
无空气喷涂;高压无空气喷涂(Airless spraying) 将涂料用加压泵加压后,通过特制的喷枪喷出到被涂物表面的涂料施工方法。
(20)
热喷涂(Hot spraying) 将涂料预热至一定温度,采用通常空气喷涂设备喷涂的涂料.
(21)
静电喷涂(Electrostatic spraying) 利用高压静电作用将涂料涂布在工件表面的涂料施工方法。
(22)
自动喷涂(Auto-spraying) 用自动喷涂机械代替人工操作以实现涂装自动化的施工方法。
(23)
浸涂(Dipping coatig) 将被涂物件全部浸入涂料中一定时间,取出工件沥出多余涂料而获得均匀涂层的施工方法。
(24)
淋涂,浇涂(Flow coating) 用喷嘴将涂料淋在被涂物上形成徐层的涂料施工方法。
(25)
白动帘幕淋涂(Curtain coating) 淋涂的一种特殊形式。足将涂料以一定的速度从漆斗底的狭长缝隙中呈帘幕状流出,工件通过传送带自帘幕中穿过,涂料淋在被涂物件上形成均匀漆膜的施工方法。
(26)
辊涂;机械辊涂(Rolling machine coating) 平板或带状的平面底材,通过由一组数量不等辊子组成的涂料辊涂机进行涂装的涂料施工方法
(27)
抽涂(Pull coating)又称带式挤涂。是将被涂物顶推经过有孔的捋具,边捋边推涂上涂料的施工方法。
(28)
电沉积涂装;电泳涂该(Electrophoretic coating) 将物件浸在盛电泳涂料的漆槽中,作为一极,在糟内另一极,施加电流使涂料涂布在工件表面的涂装方法。
(29)
自泳涂装,化学泳涂(Chemical phoretic coating) 借化学反应相涂料沉积在金属工件上而不需要电能的涂装方法。只限于自泳涂料。
(30)
粉末电沉积涂装(Electrophoretic coating for powder coating) 将粉末涂料经过特殊加工悬浮分散在水中,采用电沉积(涂装)法涂饰在工件上的施工方法。
(31)
粉末涂装(Powder coating) 粉末涂料涂饰在被涂物表面的涂料施工方法。
(32)
热焙涂装法(Hot-melt coating) 将热焙型粉末涂料加热熔化淋在被涂物表面的涂装方法。
(33)
火焰喷涂法(Flame coating);熔射涂装(Melt coating) 将粉末涂料用压缩空气输送至火焰喷枪中,受热熔融,喷涂到被涂物上面成膜固化的涂装方法。
(34)
流化床浸渍法(Fluidized-bed coating) 用气流使粉末涂料呈沸腾状态,将预热的工件放入使粉末涂料粘附在工件上的涂装方法。
(35)
粉末静电喷涂(Electrostatic powder coating ) 用压缩空气鼓吹粉末涂料,使之成为流动状而输送进入静电喷枪,并随气流成雾状而喷出,在枪口带上电荷,经工件上异电荷的吸引和气流的推动而到达工件上的涂装方法。
 
第四节:生产工艺(Production technics)
(1)
分散(dispersion) 广义的分散指固体粉状物质分布于气体、液体或另一种固体粉状物质之中。在涂料生产中是指固体粉末状的颜()料分布于液体漆料(或固体)中形成稳定的胶态分散体系的过程。
(2)
湿润过程(Wetting process) 在涂料生产中指用漆料取代空气或水分在颜料表面形成包程膜的过程。
(3)
解聚过程(Deaggregation process ) 在涂料牛产中指借助外加机械力将颜料附聚体和聚集体恢复或接近恢复到原级粒子的过程。
(4)
稳定化过程(Stabilization process) 在涂料生产中指解聚后的颜料粒子被足够厚、连续和不挥发的成膜物质永久分散的不再次聚结成大颗粒的过程。
(5)
絮凝(Floculate) 在涂料生产中指颜料经解聚合再聚集的现象。
(6)
聚结(Aggregate) 在涂料生产中指干颜料粒子团聚在一起,其中充满空气,与絮凝不同。
(7)
湍流(紊流)( Onflow) 流体的一种流动类型。高速下产生,流体质点的运动迹线极其紊乱而流线很易改变的流动。圆管中流体的雷诺数大于10000 时,呈湍流现象。
(8)
滞流(层流)( Laminar flow) 流体的一种流动类型。低速下产生。流体质点的运动迹线有条不紊的流功。圆管中流体的雷诺数小于2300 时,呈滞流现象。
(9)
过渡流(Transition flow) 介于滞流与湍流之间的一种流动形态:圆管中流体的雷诺数一般大于2300 而小于500010000
(10)
预分散;拌合(Pre-dispersion)) 在涂料生产中指液体色漆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即将颜料与漆基混合均匀,得到部分湿润,为进一步解聚分散作准备的工艺过程。形成的产物通称拌合浆。
(11)
研磨(grind) 在涂料生产中是指将拌合浆进一步解聚,分散成合于需要的分散体的工艺过程.形成的产物通称研磨()浆。
(12)
调漆(Paint correction) 在涂料生产中是指对研磨漆浆进行稳定化的工艺过程。包括调整颜色、补齐用料,制成所需的液态涂料产品。
(13)
调色;找色(Color correction) 在涂料生产中是指在调漆过程中调整颜色的工艺,使最终产品的颜色符合要求。
(14)
净化(Purify) 在涂料生产中是指将调漆后的产品除去不必要杂质的工艺过程。
(15)
熔融挤出法(Melt extrusion) 在涂料生产中是指粉末涂料的一种生产方法。将加热熔融的混合物料通过挤出机均匀分散成产品。
 
第五节:安全术语(Safety term)
(1)
爆炸性物质(Explosive materials) 在外界作用如明火、高温、氧化剂、冲击等影向下能发生高速化学反应而引起爆炸的物质。
(2)
易燃固体(Flammable materials) 凡是燃点较低,在遇火、遇热、撞击、摩擦或与某些物质(如氧化剂)接触后,会引起强烈燃烧的固体物质。
(3)
易燃和可燃液体(Flammable fluid) 在常温下容易燃烧的液态物质:按照我国有关部门的规定,凡是闪点在61℃以下的液体都属于易燃液体。
(4)
氧化剂(Oxidant) 凡能氧化其他物质,而自身被还原的物质。其特性是遇热分解放出氧气,一旦接触到火种就会猛烈燃烧。其次,经摩擦、振动、撞击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也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5)
爆炸危险场所(Explosive place) 指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和爆炸性混合物能侵入以致有爆炸危险的区域。
(6)
爆炸性混合物(Explosive mixture 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粉坐或纤维状的易燃物质与氧气混合点燃后,燃烧将在整个范围内传播的混合物:
(7)
着火源(Fire root) 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火源。
(8)
着火温度;着火点;燃点(Burning point) 指该物质加热到其爆炸性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不少于5 秒钟时间的燃烧的温度。
(9)
爆炸范围(Explosion range) 可燃性蒸气在空气中产生着火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范围。其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临界浓度下限,产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临界浓度上限。
(10)
自燃点(Auto ignition point) 物质自发的着火燃烧的最低温度。
(11)
职业性接触毒物;生产性毒物(Career poison) 工人生产中接触的原料,可引起各种职业中毒的物质。
(12)
生产性粉尘(Production powders) 生产中接触的粉尘。
(13)
职业中毒(Career toxicosis) 在生产过程中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
(14)
急性中毒(Acute toxicosis) 由于大量的毒物于短时间内侵入人体后所发生的病变现象。
(15)
慢性中毒(Chronic toxicosis) 由于长期或持续接触小量毒物,毒物在人体内不断蓄积而逐渐病变。
(16)
中毒后果;中毒结局(Toxicosis sequel) 指操作者中毒当时和以后产生的病变症状。
(17)
最高允许浓度(或称阀限值) (Threshold value) 空气中毒物的浓度:人在该浓度下长期工作毒性或慢性中毒的限量值,单位为mgm3
(18)
致死量LD(Lethal) 毒物侵入人体内并能引起死亡的剂量称为致死量。
(19)(
经口、经皮)半数致死量LD50(Medium lethal dose) 经口、经皮一次给药后,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单位为mg/kg 体重。数值大表示毒性小.
(20)
致死浓度比(Lethal concentration ratio) 指用毒剂浓度表示急性中毒的一种尺度。IC100 表示100%死亡率的致死浓度;IC50 表示50%死亡率的致死浓度
(21)
最小致死剂量MLD(Minimum lethal dose) 表示在一组受试动物中,仅引起一只动物死亡的剂量。大多数毒物的MLD LD50 1~2 倍:
(22)
最小致死浓度MlC(Minimum lethal concentration) 表示在组受试动物中,仅引起一只动物死亡的浓度。
(23)
致癌性(Carcinogenic) 指物质具有能引起人或动物癌变的性质。
(24)
致畸性(Teratogenic) 指物质具有能引起人或动物生殖后代有畸变现象的性质。
第六节:涂料病态与缺陷(Imperfection and flaws)
一.涂料缺陷(Imperfection of coat)
(1)
发浑(Clouding) 清漆、清油或稀释剂由于不溶物析出而呈现云雾状不透明现象。
(2)
原漆变色(Discoloration of varnish or paint) 涂料在贮存过程中,由于某些成分的化学或物理变化,或者与容器发生化学反应而偏离其初始颜色的现象。
(3)
增稠(Thickenig) 涂料在贮存过程中,通常由于稀释剂的损耗而引起的稠度增高现象。
(4)
变稠;变厚;发胀(Fattening) 色漆在贮存过程中,由于组分间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稠度增高(不一定增加到不能使用的程度)、体积膨胀的现象。
(5)
肝化(Levering Feeding) 涂料的稠度已增加到必须经过量稀释后才能使用或仍难以使用的程度。这是由于涂料的漆基胶化或色漆组分之间的化学反应而造成的。
(6)
絮凝(Flocculation) 在色漆或分散体中形成附聚体的现象。
(7)
胶化(Gelling) 涂料从液态变为不能使用的固态或半固态的现象。
(8)
晶析(Partial crystallization) 含有松香组分的醇溶性清漆或油基清漆,在储存过程中松香等局部结晶析出的现象。
(9)
结皮(Skinning) 涂料在容器中,由于氧化聚合作用,共液面上形成皮膜的现象。
(10)
沉淀;沉底:沉降(Setting) 涂料在贮存过程中户,其固体组分下沉至容器底部的现象。
(11)
结块(Caking) 色漆中颜料、体质颜料沉淀成用搅拌不易再分散的致密块状物。
(12)
有粗粒(Seedy) 涂料在贮存过程中展现出的粗颗粒(即少许结皮、凝胶、凝聚体或外来粗粒)
(13)
返粗(Pig Skin) 色漆在贮存过程中,出于颜料的絮凝而使研磨细度变差的现象。
(14)
发花(Floating) 含有多种不同颜料混合物的色漆,在贮存或干燥过程一种或几种颜料离析或浮出,并在色漆或漆膜表面集中呈现颜色不匀的条纹和斑点点等现象。
(15)
浮色(Flooding) 发花的极端状况。某些颜料浮升至表面,虽该膜表面颜色均匀致,但明显地不同于刚施涂时的湿膜颜色
(16)
起气泡(Bubbling) 涂料在施涂过程中形成的空气,或溶剂蒸汽等气体,或者两者兼有的泡。这种泡在漆膜干燥过程中可以消失,也可以永久存在。
二.涂膜缺陷(Imperfection of film)
(1)
针孔(pin-holes) 一种在涂膜中巾有在着类似于用针刺成的细孔的病态。它是由于湿膜中混入的空气泡和产生的其他气泡破裂,且在漆膜干燥(固化)前不能流平而造成,也会由于底材处理或施涂不当(漆膜过厚等)而造成的。
(2)
起皱(Wrinkling) 漆膜呈现多少有规律的小波幅波纹形式的皱纹,它可深及部分或全部膜厚。皱纹的大小或密集率可随漆膜组成及成膜时条件(包括温度、湿膜厚度和大气污染情况)而变化。
(3)
橘皮(orange skin) 漆膜呈现橘皮状外观的表面病态。喷涂施工(尤其底材为平面)时,易出现此病态。
(4)
发白(blushing) 有光涂料在干燥过程中,漆膜有时候呈现乳白色的现象。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在湿漆膜表面凝露和()涂料中的种或多种出态组分析出而引起的。
(5)
流挂(Runssogscurtains) 涂料施涂于垂直面上时,由于其抗流挂性差或施工不当、漆膜过厚等原因而使湿漆膜向下移动,形成各种形状的下缘厚度不均匀。涂层流挂可由整个垂直面上料下坠而造成的似垂帘状漆膜外观,亦称幕状流挂(curtains),可由局部窄缝或钉眼等处的过量涂料造成的窄条状下坠,亦称条状流挂(runs),泪状挂(tear)是条状流挂的一种特殊形式。
(6)
丝纹(Ropiness) 在湿漆膜表面呈现的近似平行的线状条纹,且漆膜干燥之后,这种条纹仍然存在。是由某些施涂方法而带来的一种病态。如在浸涂或流涂时,丝纹是沿着流动的方向出现;在刷涂时,丝纹则沿最后刷涂漆膜的刷涂方向出现。
(7)
刷痕(brush mark) 刷涂后,在干燥漆膜上留下的一条条脊状条纹现象。这是由于涂料干燥过快、粘度过大、漆刷太粗硬、刷涂方法不当等原因使漆膜未能流平而引起的。
(8)
收缩(Cissing) 漆膜的若干部位呈现出程度不同、分布状态各异的厚薄不匀的外观。这是由于湿漆膜与底材(或干漆膜)间的界面张力太大、润湿性小,底材表面处理不好,含有油污湿气,喷涂时管线混入油水等而引起的。底材边缘部位漆膜变薄或无漆膜现象称为缩边;漆膜上出现若干小圆孔状的收缩称为缩孔;
 
蠕动(Crawling)是一种明显的收缩形式。
(9)
缩孔(Cratering) 漆膜干燥后仍滞留的若干大小不等、分布各异的圆形小坑的现象。此病态俗称为麻坑()
(10)
厚边(Fat edge) 涂料在涂漆面边缘堆积呈现脊状隆起,使干漆膜边缘过厚的现象。这是由于不正确的施涂而造成的。
(11)
蠕流(Creeping) 湿漆膜自然流展开超出原漆区的现象。
(12)
漏涂区;漏涂点(Missholidays) 在某些应涂漆部位而完全没有漆膜形成的一种病态。通常是由于涂漆操作未按规定而造成。
(13)
接痕(Lapping defect) 在同一天的涂漆过程中由于涂漆先后不同,而在底村上各漆区的边缘接界处呈现凸起的现象。
(14)
咬底(Lifting) 在于漆膜上施涂其同种或不同种涂料时,在涂层施涂或干燥期间使其下部的干漆膜发生软化、隆起或从底材上脱离的现象(通常的外观如起皱)
(15)
堆漆(Piling) 干燥很快的漆,在刷涂操作过程中,由于变得非常粘稠,致使漆膜厚而不匀的现象。
(16)
渗色(Bleeding) 来自下层(底材或漆膜)的有色物质,进入并透过上层漆膜的扩散过程,因而使漆膜呈现不希望有的着色或变色。
(17)
不盖底;露底(no-hidingshow-through) 涂于底面(不论已涂漆与否)上的色漆,干燥后仍透露出底面的颜色的现象。
(18)
残余粘性;残留粘性(Residual tack) 干燥(固化)后的漆膜表面仍滞留粘性的一种病态。
(19)
闪光(Flashing) 局部漆膜(尤其在接碴处)光泽高于整体漆膜光泽的现象。通常由于漆膜厚薄不匀引起。
(20)
渗出;发汗(Exudationsweating) 漆膜表面析出漆基的一种或多种组分的现象。渗出液似油状且发粘。
(21)
干酪化(Cheesy) 漆膜虽已充分干燥,但仍相当软且机械性能差的现象。通常是由于涂料配制不当而引起。
(22)
表面粗糙;起粒(Bitty appearance) 漆膜干燥后其整个或同部表面分布着不规则形状的凸起颗粒的现象。这是由于涂料贮存时发生结皮、絮凝以及施工时尘土、砂粒进入湿漆膜等原因引起的。
(23)
积尘(Dirt retention) 干漆膜表面滞留尘垢等异粒的现象。
(24)
起霜花;起晶纹(Frosting) 漆膜表面呈现许多多边形或蛛网形细皱纹的现象。
(25)
污气网纹(gas checking) 漆膜在干燥过程中,由于受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等烟雾污气笼罩,其表面出现图样清晰的网状皱纹现象。
(26)
爆孔(Popping) 由于底材上的一些活性物颗粒爆发。致使其上面巳部分固化的漆膜出现一个个圆锥形坑穴的现象。
(27)
泛金光(Brozing) 色漆漆膜表面颜色转现出古铜色金属光泽的现象。
(28)
漆膜变色(Discoloration of film ) 漆膜的颜色因气候环境影响而偏离其起初颜色的现象。它可包括褪色、变深、黄变、漂白、变白等。
(29)
褪色(Fading) 色漆漆膜的颜色因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变浅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色漆中颜料(尤其是某些有机颜料)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褪色而引起的。
30〕漂白(Bleaching) 色漆漆膜因经受酸碱等化学作用,致使其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全变白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色漆中颜料发生化学作用而分解,失去原有色彩所造成的。
(31)
黄变;泛黄(yellowing) 该膜在老化过程中出现的颜色变黄倾向。
(32)
变深(Darkening) 色漆漆膜的颜色因受气候环境的影响晰逐渐变深、变暗(黑)的现象。主要由于该基颜色固受紫外线辐射而变黄、变深.以及含铅颜料与大气中存在的硫蒸气或硫化氢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铅而造成的。
(33)
破坏(Perishing) 漆膜在老化过程中呈现的各种性能变坏的现象。例如漆膜强度、柔韧性、附着力等降低,或出现粉化、开裂和剥落等现象。
(34)
起霜;起雾(Bloom) 在原来有光泽的该膜表面上呈现乳白色似霜附着物的现象。在起霜的初始阶段,很容易用湿布将霜擦去。
(35)
失光;倒光(Loss of gloss; Dulling; lost of gloss) 漆膜的光泽因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而降低的现象。
(36)
变白(whitening) 漆膜经受水、汽油等液体浸泡后,由于产发生蜂窝状的溶胀而使表面呈现乳白色的现象。轻微的变白会随液体挥发而消失;严重的变白,即使液体挥发后漆膜也不能恢复原状。
(37)
溶胀;膨胀;泡胀(swelling) 漆膜经受液体浸泡后,由于液体渗入整个漆膜使其发生增厚、变软的现象。
(38)
软化;发软(Softening) 漆膜经液体浸泡后,由于溶胀而硬度明显变低的现象。
(39
)起泡(Blistering)涂层因局部失去附着力而离开基底(底材或下涂层)鼓起,漆膜呈现似圆形的凸起变形,泡内可含液体、蒸气、其他气体或结晶物。
(40)
开裂(Cracking) 漆膜出现不连续的外观变化。通常是由于漆膜老化而引起。重要的形式为:微裂、细裂、小裂、深裂、龟裂、鸦爪裂。
(41)
微裂;发丝裂(Hair cracking) 很细浅的表面裂纹且分布不规则的一种开裂形式。
(42)
细裂;网状细裂(checking) 细浅的表面裂纹且大体以有规则的图案分布于漆膜上的一种开裂形式。
(43)
小裂(Crazing) 类似于细裂,但其裂纹较为深宽。
(44)
深裂(Deep cracks) 裂纹至少穿透一道涂层的一种开裂形式。最终可导致漆膜完全破坏。
(45)
龟裂;鳄裂(Crocodilingalligatoring)宽裂纹且类似龟壳或鳄鱼皮样的一种开裂形式。
(46)
鸦爪裂(Cow’s foot cracking) 裂纹图案似乌鸦爪样的一种开裂形式。
(47)
剥落;脱落;脱皮(Peeling) 一道或多道涂层脱离其下涂层,或者涂层完全脱离底材的现象。
(48)
片落(Flaking) 漆膜以大小不同、分布不匀的碎片形状呈现的脱落现象。通常由开裂造成。
(49)
侵蚀;磨蚀(Erosion)漆膜由于天然;老化和风砂造成的自然磨损,且有可能导致底材裸露的现象
(50)
粉化(Chalking) 漆膜表面由于其一种或多种漆基的降解以及颜料的分解出疏松附着细小的现象。
(51)
脆化(Embrittlementembrittling) 漆膜由于老化等原因,致使其柔韧性变坏的现象。
(52)
回粘(After tack) 干燥不发粘的漆膜表面随后又呈现发粘的现象。此病态一般是由
于聚合不足的油、沥青或其氧化产物的脱液收缩作用(即液体从胶体中排出)引起;或底材处理不当,底材中的松香、油污、增塑剂等物从漆膜表面渗出而引起。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更容易促使产生此病态。
(53)
污染痕迹;污染;污斑;污点(Stain;staining) 漆膜由于渗入外来物所导致的漆膜局部变色的现象。
(54)
长霉;生霉;霉染(Mildew-growing; mold-growing; fungus growing) 在湿热环境中.漆膜表面滋生各种霉菌的现象。
(55)
生锈;锈蚀(Rusting) 漆膜下面的钢铁表面,局部或整体产生红色或黄色的氧化铁
层的现象。它常伴随有漆膜的起泡、开裂、片落等病态.
(56)
生白锈(White-rusting)漆膜下面的有色金属表面局部或整体产生白色粉状氧化层的现象。它常伴随有漆膜的起泡、开裂、片落等病态。
(57)
针孔状腐蚀;点蚀(Corrosion pin holes) 该膜表面呈现(许多)非常小的圆形腐蚀斑点的现象.这是由金属底材的腐蚀产物引起的。
(58)
丝状腐蚀(Filiform corrosion) 漆膜由于其下的金属表面发生细丝状腐蚀而呈现的疏松状隆起的现象。这种丝状腐蚀常由—‘或几个腐蚀生长点辐射而成。对于钢铁底材.这种病态也称丝状锈蚀,俗称起红丝


即时在线报价 申请免费试译
X微信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打开微信